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前身是静生生物调查所和云南省教育厅于1938年7月合作成立的云南农林植物研究所,1959年4月,经国家科委批准正式成立。研究所以“原本山川 极命草木”为所训,旨在认识植物、利用植物、造福于民。研究所的发展目标定位是:立足中国西南,辐射东南亚和喜马拉雅,在植物学、植物化学及植物资源发掘、利用与保育等领域取得重要突破,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资源的持续利用和产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将昆明植物研究所建设成为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区域特色鲜明、贡献突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所,成为我国重要生物资源的战略储备基地、天然药物和资源植物产业化成果的原创与孵化基地,我国植物分类与生物地理学、植物化学、种质资源等研究领域高级人才培养和知识传播基地。研究所设有“三室一库两园”,即: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重点实验室、昆明植物所资源植物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昆明植物园和丽江高山植物园。与世界混农林业研究中心共建“国际山地生态系统研究中心”、与英国爱丁堡植物园共建“保护生物学联合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昆明部挂靠在这里。

五个重点培育方向:全息植物分类与生物地理 、植物化学与天然药物化学 、植物种质资源保藏与利用、民族植物学与区域发展 、资源植物与生物技术 。

2017年,研究所取得了一批令人瞩目的成果,共发表研究论文共计630篇,其中SCI文章473篇,第一完成单位235篇,包括Studies in Mycology、JACS、Fungal Diversity、Natural Product Reports、PNAS、Molecular Plant、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New Phytologist、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等国际重要学术期刊。共申请中国专利86项,授权26项;授权美国专利1项。获得国家林业局公告授权的植物新品种4个,云南省公告注册登记的植物新品种8个。郝小江研究员荣获2017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

实验室(科研平台)包括: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云南省天然药物化学重点实验室 、天然药物活性筛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云南) 、中国科学院东亚植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 、资源植物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云南省野生资源植物研发重点实验室 、云南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综合保护重点实验室 。

主要挂靠的学会、主办或承办的重要出版物:Plant Diversity(《植物多样性(英文)》),全年出版正刊6期42篇,文章被ScienceDiret数据库收录;Fungal Diversity(《真菌多样性》)2016年发表论文6期27篇,为真菌学领域排名第二的期刊,最新影响因子为13.465;Natural Products and Bioprospecting(《应用天然产物》)为开放源期刊,被ESCI收录,全年发表正刊6期34篇。

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已收集195科1744属7471种53344份植物种子,备存国外19个国家野生植物种。新增各类横向合作项目78项,转化项目18项,通过成效统计,共为企业带来销售收入约20多亿。

昆明植物所具有先进水平的种质资源库、植物标本馆、公共技术服务中心、科技信息中心、及植物园等重要科技支撑条件。近期又成功建设完成了云南省发改委批复的“昆明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公共实验中心”项目和“云南省活性筛选工程实验室”创新能力建设项目。这些平台的建设,为研究所科技创新服务的实现提供了可能和便利条件,为云南省乃至西南地区生物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昆明植物所是云南省植物学会的挂靠单位。主办的学术期刊有《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应用天然产物》(Natural Products & Bioprospecting, NPB)和《真菌多样性》(Fungal Diversity, FD)。

网址:http://www.kib.cas.cn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17 + 9 =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